精诚制造 匠心未来
— 温度控制设备行业标准制定者 —
座机:0755-27398559
手机:13510663356
邮箱:yixianglzw@163.com
当前位置:首页 > 模温机 > 模温机180℃
海湾 40年绿色巨变

时间: 2024-01-30 19:37:39 |   作者: 模温机180℃

  • 产品详情

      40年改革开放,是一幅恢弘大气的壮丽画卷;40年改革开放,是一首荡气回肠的岁月之歌。

      40年间,青岛市国民经济与社会事业实现快速的提升。作为青岛工业经济骨干企业,青岛海湾集团也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粗放到集约发展的巨变。

      1978年,青岛海湾集团主流产品烧碱、PVC、染料、纯碱、小苏打、硅胶、泡花碱等出售的收益仅为2.3余亿元,至2018年出售的收益过百亿元,40年间实现增长40余倍,一个现代化工公司集团屹立于全国化工行业前列,成为青岛化工人的骄傲。

      40年沧桑巨变,青岛化工曾经有过“上青天”的美誉。其间,几代化工人殚精竭虑、艰苦奋斗、拼搏奉献,追求卓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推动了企业的改革与变迁。

      特别是2010年以来,以搬迁为契机,海湾集团站到世界化工产业的制高点进行全新的谋篇布局,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环保发展之路,趟出了青岛化工发展的一条新路,实现了凤凰涅槃,再铸辉煌。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引进美国德希尼布石伟公司技术,建成年产50万吨苯乙烯生产线。

      40年间,青岛化工从始至终坚持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子,企业因此获取了前进的动力,尝到了创新发展的甜头。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海湾化学就率先引进世界先进的日本氯工程离子膜技术淘汰隔膜烧碱技术,成为全行业的学习标杆。凭借在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海湾化学2007年荣获全国十大创新企业称号。

      2010年,青岛老城区企业全面启动搬迁。此轮搬迁赋予了海湾集团百年不遇的发展机遇。在海湾人看来,搬迁不应是简单的位移,更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积极把握世界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势,在全世界内寻求最优解。

      2010年10月,经过对欧洲发达国家化工企业的考察与研究,海湾集团遵循世界化工发展规律、国家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提出了“技术国际化、装备大型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现代化”的“四化”理念,高起点规划建设了黄岛董家口和平度新河2个化工园区,开启了海湾集团高水平发展的新时代。

      在具体工艺路线设计与装备选择上,海湾集团确立了20年不落后的目标与定位,坚决淘汰了电石法聚氯乙烯、80万吨纯碱等一批落后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与产能,引进了英国英力士、德国TGE、美国德希尼布石伟、日本氯工程、意大利KT公司等一批世界领先的工艺技术与装备,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ZL。

      “四化”为海湾集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历经8年的打造,海湾集团一期项目达产后,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将下降到0.65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1/3,达到国家清洁生产标准;员工数量从搬迁前的近万人精简至不到3000人,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近6倍;出售的收益由搬迁前的60亿元增长至100余亿元,增长66%,集团总实力显著提升。

      围绕打造创新驱动力,未来将在两年的时间内,培育1个“高新技术企业”,1个“智能工厂”,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真正带动集团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创新发展,使海湾集团彻底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低产出的发展轨迹跳开去,步入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基调的第二发展曲线。

      40年间,时刻牢记国有企业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向绿色要效益、要发展,是青岛化工人始终不变的追求。

      回望40年走过的历程,尽管每个历史时期公司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但对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3R”原则的遵循与追求始终是青岛化工人不变的初心。对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以及上下游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006年4月5日,海湾化学一辆载有20吨电石泥浆的专用槽车来到青岛碱业,通过专业管道注入青岛碱业制碱装备。电石泥是海湾化学搬迁前在老厂区生产期间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年生产量约为15万吨,处理费用约为400万元。经过科研攻关,电石泥替代青岛碱业生产所需石灰乳取得成功,青岛碱业因此节约大量石灰石原料及热能,每年可节省本金700多万元,实现了两个企业之间的双赢。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对绿色发展极具超前的认识,对缔造美丽化工的美好向往,海湾集团将安全、健康、环保的HSE理念作为核心价值观,搬迁伊始,便确立了搬迁的红线和底线:不管是什么项目,不管有多大的效益,只要环保问题不解决,都要坚决舍弃。

      2010年确定海湾化学40万吨/年聚氯乙烯项目的工艺路线时,海湾集团领导班子超前预见到了使用汞触媒对企业未来的影响,毅然淘汰了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工艺,选择引进国际最先进的英国英力士乙烯氧氯化平衡法聚氯乙烯生产的基本工艺。这比国家2017年8月16日正式生效的《关于汞的水俣公约》整整提前了7年。海湾化学也因此获得了2017年度中国石化行业绿色工厂称号。

      在搬迁设计中,通过注入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理念,完善流程,将原材料以及废弃物“吃干榨尽”,搬迁后的海湾集团将富裕能量全部转换再利用,有效解决了废水、废渣的排放,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据有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此轮搬迁,海湾集团在黄岛董家口与平度新河两个园区的环保总投入近10亿元,占一期项目总投入近10%。

      近期,一只只美丽的苍鹭恋上了海湾集团新建成的董家口产业园区,在厂前区景观池中流连忘返。它们时而漫步觅食,时而引颈瞭望,时而展翅翱翔,成为园区一道靓丽的风景。

      苍鹭,又称灰鹭,属大型水边鸟类,对生态环境要求比较高,2012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低危)。苍鹭的到来,充分表明海湾集团环保搬迁实际做到了与环境相融,实现了向美丽化工的华丽转身。

      4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成为线年的改革开发,培育了一个又一个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影响力的中国企业。

      回望海湾集团40年的发展历史,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正是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与行动。

      不做则已,要做就必须要做到最好。2015年,海湾集团正式将“以‘四化’为引领,努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现代化工公司集团”确立为未来的发展愿景与努力方向,标志着海湾人开启了寻标对标国际一流企业的追梦之旅。

      体制机制决定生产力。自2016年起,实施“5个一体化”战略成为海湾集团改革发展的高频词汇。因为历史的原因,海湾集团老城区10余个企业,在过去很多企业之间虽然互为上下游关系,产品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合作空间大,但因为体制机制、地理阻隔等主客观因素,造成了联系松散、各自为战的局面。

      集团“一南一北”园区的建成为“5个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搭建了平台,首先是拆掉看得见的“墙”,按照产业链关系,实行上下游工艺路线的对接和公用工程的共享,大幅度的降低了运行成本,提升了企业的盈利空间;其次是拆掉“人为之墙”,打破企业边界,实施机构重组,在整合成立海湾化学、海湾精化两个企业的基础上,分别设立偏硅酸钠和硅酸盐两个事业部,对资源实施优化配置。

      2018年7月,以海湾集团新办公楼启用为契机,按照公司集团的运行模式,对海湾集团总部实施组织架构与职责的重新调整与确立。按照集团未来发展需要,本着整合资源、专业管理的原则,将集团所属单位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统一归集团管理,并对有关部门进行重新整合,提出了新的用人标准与岗位需求,一个与国际一流公司相匹配的管理架构正在逐步形成。

      推动流程再造是实现集团整体价值最优的重要举措。2017年8月24日,真正开始启动SAP ERP项目的实施,通过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推动流程再造,加快了向管理现代化迈进的步伐。

      海湾集团选择SAP与埃森哲两家公司合作彰显了集团ERP建设的高端定位。SAP是世界500强之一,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供应商;埃森哲是全球领先的管理咨询、信息技术及外包服务机构,《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之一,负责SAP项目的具体实施。

      2018年1月2日,SAP ERP项目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打破业务单元内部条块分割,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工作流的全面集成,促进了财务、资金、技术等资源的共享,对生产、采购、销售、人力资源、财务等公司制作经营业务流程全方面覆盖。随着ERP项目的深入实施,在对企业经营业务流程实施全方面覆盖的基础上,将逐步扩展到经营活动分析、绩效评估、战略决策支持等重要层面,不断实现新的价值创造。

      四十而不惑,不惑而心定。承载着40年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肩负着国有企业应该担负的责任与使命,海湾人精神抖擞,正在大踏步向未来进发。

      海晶化工生产的烧碱是东岳泡花碱生产偏硅酸钠的原料,而青岛碱业苯乙烯装置所需原料乙烯也是海晶化工生产氯乙烯的基础原料。原本各自独立、分散在不同地方的3个企业因为某种契机聚合在了一起,它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

      “企业经营成本大幅度的降低,企业抗风险能力大幅度提高。”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说道。重组后,海湾化学将3家公司的五大装置集中到同一园区,实行一体化生产。海湾化学创新实施规划发展、安全环保、公用工程、仓储物流、智能管理5个一体化,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发挥产业集聚优势。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的重组是海湾集团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海湾集团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已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重组后的公司将面临生产经营新局面。青岛海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说,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布局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而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的重组就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在启动搬迁确定“四化”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海湾集团就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出了公用工程、仓储、物流环节的“一体化”发展理念。随着南北2个园区项目的建成投运,逐步丰富深化为5个一体化发展的策略,即规划建设一体化、安全环保一体化、公用工程一体化、仓储物流一体化、智能管理一体化。

      为了贯彻实施一体化战略,2017年9月,南部园区的3家企业经过重组,成立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3家公司有氯碱装置、氯乙烯装置、聚氯乙烯装置、偏硅酸钠装置及苯乙烯装置五大生产装置。同时,海湾化学总投资53亿元,占地2000亩,拥有年产30万吨烧碱、40万吨氯乙烯、40万吨聚氯乙烯、50万吨苯乙烯和12万吨偏硅酸钠的能力。通过园区内3家企业的“一体化”战略,3家企业补齐了成本、能耗等方面的短板,竞争力大大增强。

      对“5个一体化”,海湾集团有自己的谋划:鉴于集团南北两个产业园项目规划布局关联性强,实施一体化可以让产业链得到一定效果拓展和延伸。出于长远考虑,项目规划设计之初,园区便集中建设了水、电、汽等公用工程,并对后续项目建设做了充分预留;建成了各装置间管廊管路及罐区、码头等仓储设施连成一体的运输管网,使原料、能源、产品能够安全、快捷地送达,工厂和港口实现一站式直通运输。这就是公用工程和仓储物流的一体化。现在,园区共用统一的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和应急救援系统,运用清洁生产的基本工艺对废水、废弃物进行统一无害化处理。逐渐实现了安全环保和公用工程的一体化。目前,海湾化学正致力于推进SAP ERP项目建设,志在打造一个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高水准公司运营管理平台,为实现智能管理一体化打基础。

      李明称,重组后的海湾化学将有步骤地一一落实集团一体化战略,后期海湾集团还将有计划地引进有关安全、资金、人力资源等其他外部专业管理手段,进一步对各企业要素资源进行整合,对体制机制进行改革。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重组,将原来的3个企业安排在同一个园区,是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优势资源共享、发挥产业集聚优势的必然选择。“1+1+13”的组合效应必将凸显无疑。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张清亮说:“在一体化战略下,园区内的苯乙烯装置不必再重复建设低温乙烯储罐,5万立方米的乙烯大罐完全能满足园区生产需要。简单地说,就是以前各家企业都需要建设乙烯储罐和一系列配套设备,现在共用一个;同时,原本海晶化工生产的烧碱要先运输到东岳泡花碱后,再生产偏硅酸钠,现在就可以直接省掉运输环节。据初步测算,仅烧碱的运输费用一年就可节约200万元,同时每年可节约各种能源价值1000万元以上。”

      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综合部副部长孙旭光说:“在距离公司10公里左右的地方拥有液体化工码头。我们的主要的组成原材料乙烯、二氯乙烷等船运到港口后直接通过管道运至公司罐区,生产的产品也可通过管道直接装船外运。仅原料方面一年运费就能降低三四千万元。以烧碱装船为例,400吨/小时的流量,足以保证万吨货轮24小时满载离港,是汽运30吨/小时流量的十多倍,并且不会出现上百汽运车辆现场排队叫号、等候的拥堵状况;从安全方面讲,用车频繁装卸,安全风险较大,而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安全系数更高。”

      原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苯乙烯项目技术负责人高山说:“原本青岛碱业新材料搬迁过来后计划建一个电厂,现在使用原海晶化工的就可以了,这一项就节约了很大成本。还有海晶化工的很多废气可以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碱业这边来用来生产,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还节约了很大的成本。”

      对于实施一体化战略后的效果,李明有自己清晰的判断:“若按照集团规划建设的产品项目全部达产测算,集团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将下降到0.65吨标煤,不到搬迁前的三分之一;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员工从搬迁前的近万人精简至不到3000人,出售的收益从搬迁前不足60亿到项目全部达产后过百亿,全员劳动生产率可提高近6倍,集团综合竞争实力将明显提升。”

      从海晶化工到海湾化学,实施一体化战略,调整与优化拉长了产业链,向低能耗、精细化、高的附加价值的产业链后端集聚,形成产业集群与循环发展,推动青岛化工产业实现新变革。

      据了解,海湾化学三大主装置相互之间依存度较高。氯碱装置除每年能产出30万吨的烧碱外,还会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产出副产品氯气。其氯乙烯装置通过“氧氯化平衡法”将氯气变“废”为宝。下游聚氯乙烯装置又将氯乙烯作为上游原料进行聚合深加工,经过不同配方调整,聚氯乙烯装置已产出5种不一样的牌号的聚氯乙烯产品。大幅度提升了市场弹性,利于实现效益最大化。

      生产能力的倍增还得益于新工艺新技术的使用。企业先后引进英国英力士专有工艺技术,生产VCM及通用型、特种PVC树脂产品;引进美国德西尼布石伟公司的乙苯脱氢法清洁生产的基本工艺生产苯乙烯;引进日本氯工程先进的离子膜电解技术,生产高品质烧碱;引进德国技术,建设包括5万立方米储罐在内的低温乙烯储运装置。伴随新工艺、新装备的投入使用,海晶化工逐渐进入世界高端市场,下游客户均为如雀巢集团、荣威体育用品、威高集团、扬子江制药等各行业的顶端企业。高端客户对产品要求极为苛刻,这也使得海晶化工在产品绿色环保等方面必须相应达到世界级水平。

      2017年是青岛海湾集团南部园区搬迁项目正式规模化投产运行的第一年,以“四化”引领,实施“5个一体化”发展的策略成效显著,集团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呈现良好发展形态趋势:氯碱板块产品满负荷生产,烧碱离子膜直流电耗2056千瓦时/吨,聚氯乙烯日产量已突破千吨,吨单体消耗值1.001吨,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两种产品供不应求,聚氯乙烯凭借质量成本优势已替代日美等国进口和国内高端厂家产品;偏硅酸钠产品依托管道烧碱、蒸汽、压缩空气、天然气等原料成本优势,生产线全线开满负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海湾化学崛起,无疑为传统化工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样板,开启了新旧动能转换的华章。

      青岛海湾集团董家口产业园区引进英国英力士公司INEOS乙烯氧氯化法技术,建成年产40万吨PVC生产线海湾影像志